渗透性中耳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揪耳朵了别担心了,教您如何护理宝宝耳 [复制链接]

1#

作者:宝宝知道美好初蕴

如何护理小儿耳朵?

家长们都知道,很多宝宝都有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等习惯,这时候,家长们往往会很紧张,认为是宝宝耳道进水、中耳炎、耳垢等原因所导致的。其实,宝宝做出这样的动作大多数是因为两侧内耳发育的不均衡。如果真的是相对严重中耳炎等,宝宝会有哭闹、发热等现象。所以,宝宝揪耳朵时家长们不必太过紧张。

内耳发育不平衡的情况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自行缓解,大多在宝宝出生后半年至12个月内消失。因为“内耳”是负责掌握人体平衡的,两侧内耳发育不够一致,会使人感到耳朵不适,就像飞机刚降落时我们会感到耳内有东西存在一样。这时,家长可以帮助宝宝轻轻揉揉耳朵,缓解不适即可,不用担心宝宝的听力会受到影响。

另外,双内耳平衡上的轻度异常还会表现为晕车等。家长们可以带宝宝玩转椅或者秋千,这样有助于宝宝内耳平衡功能的快速成熟。

而且,由于婴幼儿末梢神经发育不够健全,也就是说,小宝宝对于疼痛的感觉是没有成人敏感的,所以,宝宝们经常在“抓”耳朵过程中,造成耳郭或外耳道的“轻度创伤”。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身上出现一些局部抓痕,不要紧张,这并不意味着情况的严重性,是因为宝宝不觉的疼,不会控制自己的力度。如果出现了抓痕和少量出血,家长们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擦拭一下就好。

在宝宝游泳、洗澡的时候,家长们可能会怀疑有水进入了宝宝的耳道内,这时,可以在宝宝的耳郭内放上松软的棉球,5分钟后取出,就能将耳道内的水吸出来了。有的家长会使用棉签等为宝宝清理耳部,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耳道是远端密闭的管道,洗澡、游泳过程中,水是很难进入深部的,用棉签反而会把一部分水引导到耳道的深部,更容易出现积水以后的继发感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