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和ken爹抱怨,宝宝为什么晚上总是醒来,苍天啊,谁来拯救小睡渣的妈妈啊。
如果宝宝总是夜里醒来,我们第一步需要排查的原因是:宝宝是饿了?还是不舒服?
比如母乳喂养的小月龄宝宝,夜间醒来的次数会比较多,因为母乳特别好消化,宝宝很容易就饿了。
宝宝在3个月内可能间隔3个小时左右就需要吃一顿奶,这段时间没有办法,很多妈妈只能干熬。
如果妈妈实在太累,可以事先挤出一瓶奶,在宝宝夜间醒来时让家人帮忙喂1~2餐。只有妈妈休息得好,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般来说,宝宝夜醒多发生在3岁以下,其中以1岁以下的宝宝更为常见。
造成宝宝夜醒的因素很多,比如肚子饿了、想尿尿排便、或是被热醒等等。
但如果宝宝频繁夜醒甚至烦躁、哭闹,那么宝爸宝妈们就要考虑到疾病因素!导致宝宝夜醒的“元凶”也许是这些常见疾病:
肠绞痛:这种病好发于3-6周新生宝宝,通常发作得很急,常见于下午及夜间,宝宝会出现面部涨红、握拳踼脚等症状,所以宝宝夜醒不排除肠绞痛的可能。
消化不良:宝宝的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白天吃得太多,夜间可能因肚子胀气而难以入睡。
中耳炎:还在哺乳的宝宝特别容易因呛奶,奶液经宝宝的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就容易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会让宝宝耳痛、发烧。若宝宝烦躁不安、抓耳挠腮、夜醒哭闹不止也有可能是因为患了中耳炎。
除了这些常见的疾病原因,长牙也会导致宝宝频繁夜醒,牙齿的成长在夜里是不休息的,所以宝宝处于长牙期,宝爸宝妈也别想好好休息了。
以前睡得很香的宝宝,在长牙高峰期也会经常夜醒,很难再恢复长牙前的睡眠模式。
那么于对于习惯性夜醒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规范喂养规律
孩子由于刚刚出生,适应能力还不够,需要优先顺应他们的需求进行喂养和睡觉。
但按需不是毫无规律的任其发展,一旦度过了调整期就应该开始建立起有序的喂养习惯,绝不应该想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听之任之。
原因很简单,吃得随意会引发肠胃健康和睡眠的大问题。
喂奶时间间隔是不分昼夜的,但由于夜间活动量骤减,能量消耗明显低于白天,喂奶间隔可在白天的基础上延长半小时到1小时。
胃容量不不能像大人一样能够储存足够多的食物,仍需要夜奶来补寄能量。
至少要等到宝宝7-8个月时,肠胃才能发育得相对成熟,才有睡整觉的能力,所以请妈妈们不要操之过急。
调整妈妈的饮食结构
就算建立了规范的喂养规律,乳汁的过多过稠仍然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产生肠胀气。因此,不仅要管住宝宝的嘴,妈妈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妈妈除了要保持日常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还应尽可能吃的清淡,少油少盐为基本原则。
喝荤汤催奶是一直以来都吃哺乳期妈妈的误区,鱼汤、鸡汤、排骨汤等荤汤除了大量的脂肪并没有更多优质的营养,所谓的“催奶”奇效主要来自汤中的水分。
因为母乳来自体液,体液中的水分才是形成乳汁的主要成分。
所以,如果妈妈奶水不足,多喝水才是正解。喝汤不催奶,只会让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过高,乳汁黏稠增加乳腺炎的风险,也给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
帮助宝宝排气
宝宝已经出现了胀气,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喂养过度的问题,也就是建立喂养规律,减少喂养频率和奶量,同时配合一些方法帮助宝宝排气缓解不适,可以加快宝宝的恢复。
让宝宝经常保持趴着的姿势玩耍,这个姿势会有效帮助宝宝打嗝或者放屁,对排气有奇效,也能让宝宝进行大运动练习。
如果睡眠总被胀气干扰,可以在家长的看管下让宝宝趴着睡觉,基本上可以睡得很安稳。
养宝宝的辛苦,只有带过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宝宝频繁醒来,对身体确实会有一定影响,希望各位爸爸妈妈们好好的get这三个方法,让宝宝睡得更香。
争取早日让睡渣宝宝逆袭成睡整夜觉的天使baby吧!
-END-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