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疾病是一组发生于中耳部位的疾病统称,常见于炎症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类病症,可能会导致耳部感染加重,继而诱发耳部功能受损,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通常来说,如果患者因中耳疾病引起了听力减退,那么疾病的治疗难度会有所加大,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平时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有分泌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病症,不同炎症疾病对应的治疗有所差异,患者需尽早查明症状尽早就医。
一、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都会出现乳突腔内积液的情况,如浆液、黏液、黏浆液等现象,但这类积液通常不会伴有血丝。此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通常不会存在裂孔或缺失状态,大多数患者的鼓膜是比较完整的,在鼓膜完整的同时,患者多伴有听力下降的情况。这类分泌性中耳炎在年纪较小的儿童中易发,成人发病后症状不会特别明显,但儿童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夜间耳部疼痛感,通常可在两天左右自行消失。此外,患者可在病症急性发作前出现感冒情况,成人患者可感受到耳部闭塞或胀满感,在按压时可减缓不适。部分患者在患病后,进行打呵欠、改变头位等刺激时,可感受到耳部气过水声。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
二、胆脂瘤型中耳炎:所谓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是一种耳部的囊性结构,主要是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及乳突部位的生长,多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之后出现。如果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发病早期并未出现感染的情况,通常不会出现任何异常症状。但若疏忽病症,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因病程进展出现听力下降、耳部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大多数人群可伴有传导性聋的情况,可遵医嘱配合西嘉助听器等辅助工具改善。
此外,急慢性中耳炎也是中耳部位的常见疾病,如患者出现这类病症,需及时接受治疗,如存在听力受损炎症的情况,通常需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提升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