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乐乐
本报讯近日,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的患者增多,其中多为12至15周岁的青少年,且多是游泳防护不当惹的祸。
“医生,我女儿耳朵又痒又痛,不知道怎么了。”陈女士带着女儿急医院耳鼻喉科。经了解,小女孩几天前在学游泳,刚开始学还不熟练,呛水了,当天就出现了耳朵不舒服的情况,之后就发现耳朵越来越痛。“耳膜没有破裂,应该是由于呛咳,水从耳咽管进入,导致了中耳炎。”耳鼻喉科主任孙*达检查后说。
同医院耳鼻咽喉科也较为常见。据耳鼻咽喉科主任李张员介绍,入夏以来,每天中耳炎或者外耳道炎的患者占到10%左右,青少年居多,每天都有至少四五个。
“水进入耳朵,一般不会引起中耳炎,因为外耳和中耳之间有一层鼓膜,可以防止水进入中耳,但是呛水后,水就会随着耳咽管从鼻子、口腔进入耳朵,水里含有大量细菌,就可能引发中耳炎。”孙*达说,建议学游泳的小朋友,医院检查一下耳朵内的情况,如有耵聍或其他脏东西,可以先清理一下;如果有慢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不建议水上运动。
医生提醒,游泳过程中,可以戴上专业耳塞,防止进水。一旦耳朵进水,可以将头向进水的那一侧歪倒,用手拉直耳朵,并单脚跳跃,慢慢将水引流出。对于耳朵内残留的水分,也不需要用工具弄干,一般短时间内都会自然干。如果耳朵有闷、痛、痒,或者听不清声音等明显不适的情况,要尽快就医,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