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听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力,有了良好的听力,人们可以轻松听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如果听力下降,很多声音无法正确识别,会给生活带来无数的麻烦。听力下降一般不是偶然发生的,可能是这些疾病的并发症。
四种疾病易导致听力下降,要注意预防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腔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会导致咽鼓管肿胀,从而影响中耳腔的气体交换,病情也会逐渐加重。人的中耳和鼓膜具有促进声音传导的作用,如果患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腔内产生大量脓液,并不断刺激鼓膜,引起鼓膜穿孔,会导致声音传导功能下降,进而造成听力下降。听力检查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传导性耳聋,经过积极的抗炎治疗后病情会明显改善。如果治疗不及时,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数都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所致,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使鼓膜穿孔的情况加重,炎症反应也会加重,可能造成听小骨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导致听小骨损伤,听骨链中断,不利于声音的传导,造成听力下降。如果炎症长时间存在,还有可能会使听小骨周围的组织发生钙化,造成听小骨固定,听力损伤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3、盯聍栓塞
耵聍是耳道内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会自行脱落,并排出体外,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盯聍量特别多,质地非常黏稠,夹杂其他物质后不容易脱落,会逐渐形成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干燥坚硬,容易阻塞耳道,同时也会压迫鼓膜,进而损伤中耳结构,导致听力下降。
4、耳硬化症
正常情况下,内耳骨迷路为致密骨板,如果发生病变,出现大量的海绵状新骨,容易引起耳硬化症。这种疾病会使内耳结构出现异常,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神经细胞坏死,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下降,一般都是发生在双侧耳朵。
预防听力持续下降,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如果听力下降是由上述疾病所致,需要及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避免听力持续下降。比如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通过鼓室成形术来清除炎症病灶,减轻局部不适,使听力有所恢复。若伴有听骨链损伤,还需要同时进行听骨链重建术。若出现不可逆的听力下降,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之外,还需要佩戴助听器,比如耳内机。耳内机是较常见的助听器类型,小巧轻便,可以隐藏在耳道内,美观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