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身体机能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相继出现。耳聋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老年人容易患病,年轻人也不例外。耳聋有多种不同的类型,需要正确区分。
了解耳聋的常见类型,按照两种方法来区分
一、按照性质区分
1.传导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是最常见的耳聋类型,与耳朵的传导功能异常有关,当患有外耳道或者中耳炎症、外耳道肿瘤、中耳肿瘤等疾病时,耳朵会被堵塞,声音传导受到阻碍,会发生听力障碍,造成传导性耳聋。如果是先天性传导性耳聋,一般都与中耳或外耳道先天发育畸形有关,比如先天性的小耳朵,声音传导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耳聋现象。
2.感音神经性耳聋
这种耳聋的病变位置在内耳螺旋器的毛细胞和听神经,也可能出现在各级听中枢。当患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时,对声音的感受能力下降,神经冲动传导功能也会出现障碍,无法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大脑当中,会出现耳聋现象。由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变位置比较多,所以它分为了多种类型,单纯的耳蜗病变,属于耳蜗性耳聋,如果是神经传导通路存在异常,则属于神经性耳聋。
3.混合性耳聋
混合性耳聋指的是既有传导性耳聋,又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情比较复杂。患者的中耳或者外耳存在病变,内耳功能也有异常,中耳或外耳的病变严重影响声音的传导,内耳能异常则会影响声音的感受。
二、按照病因区分
1.先天性耳聋
如果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耳聋现象,称为先天性耳聋,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遗传因素最为常见。如果父母体内带有致聋基因,遗传给孩子之后,孩子一出生便会耳聋。此外,母亲怀孕期间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会影响胎儿的听觉神经发育,这也容易导致先天性耳聋。
2.后天性耳聋
后天性耳聋的发病率比较高,不过发病原因较为明确,常见原因包括噪音刺激、药物刺激、年龄增长等。长时间生活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耳朵持续受到噪音刺激,内耳神经会出现听觉疲劳,听力出现慢性损伤,久之便会发展成耳聋。
耳聋的危害很大,需要对症治疗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耳聋,都有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听力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是先天性耳聋,但仍然有残存的听力,可考虑佩戴助听器,建议使用耳背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的降噪效果比较好。如果是后天性耳聋,需要在明确原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噪音刺激所致,需立即远离有噪音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