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少有人会没有掏耳朵的习惯,在小的时候自己不知道分寸,这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会帮我们掏耳朵,但是经常掏耳朵真的对人体好吗?也听说耳膜会引起这病那病,刚听说有人掏耳膜掏破鼓膜等等,但是不掏也没有办法,长时间不掏耳朵会发现耳朵里面会有不少的耵聍(俗称耳屎)在里面,这时候掏与不掏就是个问题了。
据医学表明,掏耳朵这种情况能不挖就不挖,绝大情况下不要刻意去清理自己耳朵里的耳屎,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如果有人经常去干扰它(掏耳朵)可能会造成耳道疼痛、瘙痒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从而导致发炎。
而且也并不是非要用掏耳朵才能把耳朵里的耳垢给弄出来,我们外耳道的皮肤有自动向外移行的功能,用句简单话来说就是你可以通过说话、打哈欠,拒绝、咀嚼使颞颌关节运动带动外耳道。所以说耳朵里的耵聍是可以自动排出来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再掏的。而且耳朵里的耵聍并不是没有作用的,它是人体外耳道的分泌物,和耳毛构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而且特别提醒的是但由于网友或者洗完澡之后,大家可能感觉里面有水就会习惯性地用手掏耳朵,其实这个是不需要的,因为只要过个一两小时,外耳道里面的水分就会蒸发掉。如果耵聍不能够自行掉落,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耳朵,当然有两种情况要留意的,第一种是耳痛,去掉耵聍,先检查耳道是否属于中耳炎,第二种就是耵聍过多从而导致听力受阻,如果平时感觉耳朵痒的话,可以用手轻揉耳垂。
这时候就有可能问了,如果我憋不住就是要掏耳朵,那多长时间才能够掏一次耳朵呢?而专家提出建议是,如果憋不住的话建议一周挖耳一次,尽量找灰尘少的地方,而且掏耳朵时间也适当的要缩短些,如医院,让专业的医生用专业器械帮你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