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早期鼻咽癌隐藏得深,这种技术可让癌症无处
TUhjnbcbe - 2021/3/3 4:16: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90323/6987599.html

窄带成像技术(NBI技术)已成为早期诊断鼻咽喉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促进该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于9月19日举行了四川省鼻咽喉癌NBI技能实战大赛暨学术交流会。在该赛事四川赛区—成都站中,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丁国凤勇夺一等奖。

什么是窄带成像技术?它的应用对患者来说能带来怎样的改变?对于这个问题,46岁的李先生最有体会。

以为是中耳炎结果是癌症

李先生长期在外地工作,1月前因耳闷医院就诊。进行一些治疗后,感觉症状有所改善。虽然之后同样的症状也在反复出现,但因为没有带来明显的不适,他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一周多前,类似症状再次出现后,李先生来到了医院就诊。尽管相关的疾病线索都将矛头指向为“分泌性中耳炎”,但依据他反复出现的症状来看,耳鼻喉科团队认为他的病情很可能并非如此单纯,因此提出了进一步展开鼻咽部检查的建议。“我就是个‘中耳炎’,为啥还要做那些检查?”对于这个建议,刚开始李先生并不能理解,认为自己的不适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应该不是患上了什么大病,没必要进行更多的检查。

经过耳鼻喉科团队反复科普、沟通,李先生最终同意了鼻咽部检查的建议。在纤维鼻咽镜下显示,他的鼻咽部只是有轻微的增厚,但是没有很明显的增生。不过,结合患者近期反反复复出现的症状,医生团队并未完全采信“眼睛”看到的结果。在进一步实施NBI成像后,致病原因水落石出:在NBI成像下,看到了增厚的粘膜表面出现了扩张、扭曲的血管的表现——典型的鼻咽癌的黏膜表现。

两天后的活检结果显示,李先生的确是患上了鼻咽癌。对于这个结果,李先生即失落又庆幸,“得了癌症肯定很难过,但是好在有你们的坚持,帮助我尽早发现了问题。”目前,李先生已开始进入放化疗治疗阶段,后续将接受定期复诊以控制疾病。

去掉“滤镜”的技术让早癌发现提档升级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建辉说,鼻咽癌和喉癌是我国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主要癌种和病死因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患上就是被“判了死刑”。数据显示,在积极接受规范化治疗后,鼻咽癌I期至II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0%,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也在70%左右;对于喉癌来说,如果尚在早癌阶段,在切除肿瘤病变的基础上可以尽量地保留和重建喉的功能,例如吃饭、说话的能力。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不过,此前对于这类疾病的早发现存在难题。鼻咽喉部的器官解剖部位及生理功能均非常重要,素有“咽喉要道”之称,但是因其位置较深且为狭窄通道,常规检查很难看清。鼻咽喉内镜就是甄别鼻咽癌和喉癌早癌阶段的重要手段,它就像是一双能帮助医生近距离观察粘膜的“眼睛”。“不过,这双‘眼睛’也可能看走眼。”张建辉说,癌一般发生于黏膜表层,但因为恶性肿瘤快速生长绝对离不开血管的血供为其提供营养物质,因此病变组织的表层滋养血管形态就会出现扩张、延伸、扭曲等形态的改变。但因为黏膜本身就是淡红色的,即便是有内镜的帮助,也可能难以对血管的改变进行精准区别,这也就成了过去早癌诊断的“绊脚石”。

新的NBI成像,就是对内镜诊断的一种技术补充——通过对内镜的光源进行调整,去掉了原来的红光部分,仅保留绿光和蓝光部分。这个技术改变,就相当于去掉了误导早癌甄别的“滤镜”。NBI模式下,就像对病灶竖起了“照妖镜”,有病变的区域将呈现为棕褐色,与周围黏膜对比明显,表面的血管如果有改变也将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疾病早期及微小的隐匿病变的精准化辨别,从而实现患者诊断、治疗的早获益。”张建辉说。

——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第6大常见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其中鼻咽癌和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两广及福建湖南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目前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比如乔居国外的南方人后代也保留了较高的发病率。还有EB病*感染、喜食腌制食物的习惯,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涕中带血(鼻部症状);耳闷堵、听力下降(耳部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发现包包)等。

喉癌: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喉癌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男性较女性多见,40-60岁最多。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饮酒及雄性激素水平、环境(化学烟雾)等有关。

很多早期喉癌患者会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咳痰带血、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往往会误以为是感冒或慢性咽炎所致,容易被忽视,从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凡年龄超过40岁,有声嘶、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者超过2周者均应喉镜仔细检查以免漏诊。

因此,如果是长期吸烟、酗酒、暴露在化学物质等污染环境中、喜好食用腌制食品及有相关家族史等鼻咽癌、喉癌高风险因素人群,更应该有所警觉,定期检查。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以便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李诗敏记者邓晓洪供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期鼻咽癌隐藏得深,这种技术可让癌症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