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指南》不只是一本杂志!
我们提供可靠的资源,
让您的生活更健康、更充实、更美好!
《*帝内经》里头有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讲得很透!
第一句:百病皆生于气
《*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容易脑溢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
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机就容易板结,不是长包块,就是生癌肿,所谓的甲状腺肿,肝囊肿,肠息肉,子宫肌瘤,脂肪瘤,只不过是气结在不同脏腑部位的产物而已,名虽不同,气凝其痰血,使血水结聚不散的本质是相同的。
学中医是重本质,而不重名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不要被病名吓到。所以一切包块结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虑过度啊!
无私也,无为也,岿然不动,感而遂通。人多思则多病,寡思则寡疾,清心寡欲,即是延年益寿。
恐则气下,人容易害怕担忧,不好的事情总会来,这叫怕什么来什么。人一恐惧,腿脚就无力,一牵挂担忧,心被绊住了,腿都迈不动,所以腰脚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频尿急,遗精滑精,抽筋,腿脚酸软无力,肿痛等,都离不开恐则气下,因为肾主腰脚,恐伤肾。
点击参与全民阅读·健康中国公益活动
免费赠阅3期权威科普期刊《养生指南》杂志
▼
第二句: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这句话出自《*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
“过用”就是使用太过,超出常度。人的生理活动有一个正常范围,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是过用,极易产生种种疾病。如劳逸太过、饮食不节、情志过激等各种“过用”,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疾病便随之而起。
现在天底下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病人头疼,医生也头疼。为什么呢?
现代研究认为,我们这时代,绝大部分病,癌症肿瘤三高等,大都是生活方式病,是心理思想病。
生活方式太快了,我们看什么叫疾病?疾者快速也,疾风知劲草,疾病就是病在快字上,快餐文化,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处于透支状态,身体过用状态,身体就出问题了。
所以病人有千百个疑惑问题,老问医生我该忌什么,你只要懂得一句话,原则性的一句话,就是忌过度过用过快,那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好用。
现代人用心用眼的频率程度,是古人的几十几百倍,你想一下,心意识静不下,身体怎么会好呢?苏东坡看到这里,感叹地说,安心之外无他方。
“生病起于过用”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对诸多疾病产生原因的深刻认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体现。
启示我们:无论是养生还是防病治病,在生命过程中必须懂得过与不及皆不可取,要把握好一个度。
在当今物质极其丰富,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中,尤其要避免各种“过用”所造成的伤害。
第三句:德全不危
养生应从七情六邪饮食劳作全方位全周期整体养护,不可偏废。即养生之道完备而无偏颇。
《*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篇就把养生最高境界讲出来,道德日全,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身体四处就容易有危险,人们一直以为道德只是一个人的修养标准,不知道也是一个严格的健康的科学概念。
德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必得其禄,必得其位。古书上讲,亡德而富贵者,谓之不幸。一个人没有道德,却空有富贵,这样堕落起来,就像箭一样快,还不如清苦生活,少造业。
所以我们要懂得建立自己道德,有好道德不是别人的需要,是我们自身健康的需要,我们大家严重低估了道德的价值,德全不危,德危不全啊!
那些上古之人,能够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过了百岁,还动作不衰,是什么原因呢?他们道德淳朴啊!所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他们不惧于物,不为物役,所以形与神俱,所以尽终其天年年,度百岁乃去。
孙思邈又叫孙真人,他看到这点后在《千金要方》上感慨地说:道德不全,纵服玉液金丹,不能长寿。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之大经也。
所以养心,我们养什么呢?养德啊!养的就是这颗清净心。
肺是五脏第一道防线,春不养肺一年难补
养肺必备·买一发二
▼
为您
推荐
学唱《养生会会歌》,感悟中医养生智慧!彻底扒一扒蜂蜜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学会八段锦只用5分钟好习惯、防邪燥,滋润舒服一冬天~
脾胃受伤,五脏遭殃!嘴唇上有这个表现的人,一定要注意了~肝不好,人易老!不可不知的肝功能差5大信号!天然美味首次神奇的幻化!肾好不好,从脸就能看出来!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十大杀手!你正在做几个?延长膝盖寿命40年,就用这一招,太重要了喜欢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