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鼻孔、掏耳朵……这种「掏」的感觉总让人觉得很爽。掏久了,仿佛还形成了一种仪式感,每天不掏一掏,浑身都不舒服。但是,频繁掏耳朵,真不是一个好习惯。
一、好端端的耳朵,别随便掏
有的人爱掏耳朵,通常有以下几个目的:
1、掏出外耳道的耳屎;
2、耳朵痒,不得不掏;
3、没有其他原因,就是习惯问题,单纯想掏一掏耳朵。
不管是以上哪种目的,都没必要掏耳朵。因为反复掏耳危害多。
危害一:造成外耳道、鼓膜损伤
不少人喜欢使用一些坚硬的物体掏耳朵,如金属挖耳勺、火柴棍、棉签头等。殊不知,这些坚硬的物体很容易损伤娇嫩的外耳道皮肤及鼓膜,轻者造成耳朵疼痛、流血,重者可导致外耳道、中耳感染,耳朵流脓,听力下降。
危害二: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
反复掏耳若损伤了外耳道或鼓膜,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耳朵疼痛,耳朵流脓流液,听力下降等。
危害三:发生外耳道真菌感染
反复掏耳朵,或用不干净的东西掏耳朵,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真菌感染。这样一来,不仅会耳痒、耳闷,而且耳垢反而会明显增多,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
二、这种情况才需要掏耳朵
既然掏耳朵有如此多的坏处,那是不是永远都不用掏耳朵呢?以下情况是需要掏耳朵的,但应该由专业医生来完成,尽量不要自行掏耳,或者到非专业的机构采耳。
1.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的耳屎。耳屎分泌旺盛,或外耳道狭窄、畸形,或外耳道有炎症等,分泌的耳屎不容易自行排出,堵在外耳道内就形成了耵聍栓塞。
当耵聍栓塞引起了耳闷、听力下降、耳鸣、耳朵疼痛等不适,就需要及时取出栓塞的耳屎。
2.外耳道异物
耳朵里飞进了小昆虫,或者自己掏耳朵时不小心把棉花、火柴棍遗留在了耳朵里,就形成了外耳道异物。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掏耳朵来及时取出异物的。
3.真菌性外耳道炎耳垢堆积
一部分患有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人,会有耳垢异常增多的情况。几天不清理耳朵,就有很多耳垢堆积,引起耳朵闷堵、耳痒,甚至疼痛、听力下降等不适。所以需要定期清理耳垢,这样做也有助于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
此外,外耳道胆脂瘤、慢性中耳炎手术后等情况,医院清理耳朵。
三、觉得耳朵痒,可以怎么处理?
耳朵痒常见的有外耳道进水后潮湿;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真菌感染;外耳道皮肤螨虫感染、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针对不同情况的耳朵痒,处理办法也不同。如果除了耳朵痒之外没有其他不适,可以试试轻触耳朵周围的皮肤,能够暂时缓解瘙痒。也可以用蘸了硼酸滴耳液的棉签轻轻涂抹外耳道。如果还有其他不适,应该及时就诊,排查一些耳朵局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的耳痒。
掏耳朵一时爽,但掏完耳朵可能会麻烦不断。所以,慎重掏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