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脸部长痘长斑、口舌生疮、大便干结。比如秋天天气干燥,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咽喉肿痛,口臭便臭........
很多人真的以为是自己身体火太大,其实容易上火可能是体内太寒了!
“越寒越上火”!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是虚火。而虚火实际上就是由寒引起的。
我们虚火,根源在于体内的寒太重了,把热排斥在外,而火的性质是“上炎”,往上走,因此各种“上火”症状也就出现了。口舌生疮、脸犯油光、长痘、失眠、头晕耳鸣、便秘等等。
《*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弓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
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程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
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癒,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癒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
另外,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大多数人都久坐不动....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上火了吃败火药,对吗?上火了,很多人就认为应该吃点消炎药、菊花茶、凉茶、西瓜霜等等这些来败败火。其实这些所谓能败火的药,只能消灭自己的人,助长敌*势力!
不信吃吃试试,可能吃一两次暂时管用,但是上火的情况还会反复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一般体弱的人群表现更加明显。
为啥?因为寒凉伤了脾胃!
脾胃越虚,体内寒湿就会越重。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气血津液不足,身体更容易燥热!
这样做,终结身体上火!(一)温养脾胃脾肾是身体先后天之本,负责给身体提供动力,身体动力不足,气血循环变慢,就容易停滞,即为寒。所以如果想根治“上火”一定要恢复脾肾功能,加快气血循环,把寒排出体外,热自然能回到原位。
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用的都是温热的食物。
但是用温热疗法,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确实,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用温补法会上火!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先用第二种方法,那就是艾灸!灸一段时间再来补!
(二)艾灸祛寒湿艾灸重点:脾胃!
艾灸的热力和药效可以直接作用用病灶处,把寒湿排出去。艾灸时,若灸出水来(湿乎乎的),或者水泡,也说明体内寒湿比较重,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就好转了。俗话说,寒湿一除,百病消!
提醒大家要不贪凉、多运动、均衡的饮食,这样就不会有各种虚火,身体会慢慢调理好。如果不改掉日常生活习惯,效果就会差很多!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艾灸需求请按以下方式咨询
艾灸还可以调理:
落枕、肩周炎、脖子酸胀疼痛等颈椎病;头疼偏头疼;感冒咳嗽;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口腔溃疡,唇炎(嘴角反复长疱),反复长痘;腹胀腹泻等肠胃病;乳腺增生、结节、囊肿,乳腺炎;宫寒,月经量少,月经提前或推后,有血块,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炎,白带多等妇科类疾病;腰酸腿疼,尿急尿频,男性不举等;不孕不育、备孕、产后理;痛风、风湿、类风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青春期、更年期抑郁,腿脚沉重,犯困、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亚健康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