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京城猫姐日记在随波逐流的边缘试探
TUhjnbcbe - 2021/8/14 20:41:00

这是猫姐原创第篇

今天计划补的写作营的作业,一篇都没写出来,课听完了,感觉脑子里都浆糊了,好在是把生活群需要的视频材料拍了剪了,秋叶大叔说写作一定不能情绪化,但我偏偏就是特别容易受情绪影响的,怎么办?

还是把村长的共读营作业交了吧。

1.尝试回答海报上的三个问题

聊聊作者理解的PEM模型

愉悦是在秒时间尺度,专注是在心流的分钟小时时间尺度,这几点已经很清楚,并且非常认同,但意义是在理念的超越时间尺度,不仅可以包含全部人生,甚至可以超越死亡的界限。这点还是让我停顿的思考了一下,确实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都是一种意义。

另外按现在的时间视角拆分为三类积极情绪:现在看过去的,现在看未来的,现在看现在的。这部分上上下下看了几次,终于明白是这个意思,过去的个别负面事件通常并不会得到纠正或者获得补偿,真正起作用的是作为分母的人生内容持续增长,在未知的自我超越中重写人生意义的价值观。道理是没错,但有些负面事件对生活的影响确实是很大的。

说说长尺度自我与短尺度自我

长时间尺度的自由抉择与短时间尺度的践行责任。

长尺度的自由选择意味着短尺度的确定责任,“否则自由就有危险退化为纯粹的随意。”反之,短尺度的纯粹随意意味着长尺度的随波逐流: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这句话昨天就扎心了一下)。

这个形容有点想我自己这几年的状态,在随波逐流的边缘试探。

分析你对时间哲学议题的理解

作者以空间隐喻时间,给出两种概念:“城市一建筑一建材”与“书一文一句”,其中,“书一文一句”利用时间维度的口头语言与空间维度的书面语言之间的自然而然的隐喻映射。

哲学议题总是让我觉得离生活很近也很远。

2.尝试用4F复盘你的阅读过程

Feeling(感受):这章看的实在很费劲,因为反复提到前面的章节,电子版本,返回去实在困难。

Fact(事实):虽然看完了,但感觉仍然是晕,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数据模型会不会好一点。

Find(发现):关于长尺度和短尺度,关于自由和意义,倒是引起我的共鸣,但从整体来看,这几年“荒废”的时间一定也是有意义的。

Future(未来):终于到了第5天,坚持!这7天共读说实话真是最煎熬的一次共读。

再次佩服村长读了8遍

京城大猫姐

喜欢就夸夸我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城猫姐日记在随波逐流的边缘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