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家长,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历,如果有,看了这篇文章,我猜你不会再这样做了。
强行给孩子喂药
年7月,陕西榆林的一位患儿不肯吃药,家长捏住鼻子强行灌药,导致药液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年5月,黑龙江大庆的一对年轻夫妇为了让两岁的宝宝吃药,捏着鼻子喂药,最终导致宝宝窒息抢救无效。
年11月,深圳龙岗一名母亲,因为女儿不肯吃冷水调和的西药,强行灌药,最终导致女儿窒息而死。
宝宝明显排斥吃药,又哭又闹,手推脚踢,但是家长丝毫不在乎,捏着宝宝的鼻子,抓住了他的手脚头,强行把药给灌下去了。这样的喂药方式不在少数,这样的事例也似乎是大部分家庭的缩影,但是依旧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医生提醒,捏着鼻子喂药不仅粗暴,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而且非常危险。
1、容易引起呛咳,甚至导致窒息
当宝宝不想吃药的时候,父母捏住鼻子给孩子灌药,很容易使药物呛入孩子呼吸道,轻则咳嗽或引起支气管炎、吸入性肺炎等,重则会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2、可能引起中耳炎、鼻部的损伤
当父母捏住孩子鼻子灌药时,由于孩子的鼻咽部未封闭,药物就可以进入到鼻腔。耳咽管是连接鼻咽和中耳的一个通道,小孩的耳咽管短而且直,药液非常容易进入到耳咽管中,进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父母一定要切记,给孩子吃药一定不能强灌!
2
把药掰开了喂给宝宝吃
之前,看到妈妈们在疯传一个因为喂药方式错误,导致宝宝窒息死亡的视频。
视频中的年轻妈妈哭得伤心欲绝,但是无奈宝宝已经没有了生命特征。这个事情发生的原因是,这位妈妈给自己一岁零四个月的宝宝喂感冒药时,把“一片药掰成小颗粒给孩子喂食”,不料药物卡在了孩子的气管里,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导致孩子窒息去世。
3岁以下的宝宝吃药,一般来说是液体或者冲剂,如果是片状的药物,一定要研磨碎了再给孩子喂。否者,孩子吞咽不到位,很有可能发生视频中那样的悲剧!
那么家长又该如何正确给孩子喂药呢
让孩子们乖乖吃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1-2岁的宝宝而言,他们已经大到足够反抗,又小到难以沟通。所以家长应该做的是:
·第一步,爸妈应该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让孩子吃药。
·第二步,如果医生确诊宝宝需要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那就得想办法了。
美国儿科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25%的儿科病人无法按照医生开的处方服药,主要原因则由于剂量太多和难以接受药味。
那么,对症下药,就能让宝宝乖乖吃药。
3
0-1岁的宝宝不爱吃药,主要是对于味道的反感,以及吞咽动作还不够完善,所以需要注意喂药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吃药。
·选择专用药
绝大多数婴儿专用药都含有增味剂,喝起来会有水果、糖果的香味和甜味,这些味道能让宝宝更容易服药。
·使用喂药器
使用口服注射器可能是给婴儿用药的最好方法。利用喂药器将药准确地取用后,瞄准宝宝口腔两侧给药。注意不要瞄准宝宝的口腔后部给药,这可能会导致宝宝呕吐和咳嗽。
·控制好剂量
不必一次就强迫宝宝喝下全部剂量,给药太多反而容易让他们吐得更多,这样不便于妈妈了解宝宝到底吃下了多少,还要继续吃多少。可以尝试一次喂一半剂量,乃至更少。
可以轻轻地扒一下他的下颌,让他把嘴张开,用小勺或者滴管喂食药液,再轻轻地把他的嘴闭上,这样药就慢慢地咽下去了。给药时保持喂奶姿势,从口腔一侧送入,待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次,未咽下前不要平卧,以免发生呛咳溢出。
4
1-3岁的宝宝不愿意吃药,更多是因为有过不愉快的体验,例如药味不好、生病难受、被强喂的经历等。但他们又开始发展出独立的意识,所以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发展阶段,再来喂药。
除了选择专用药、使用喂药器这两点,这一点是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
·真诚沟通
可以在喂药前坦诚地跟他进行沟通,告诉他,这个“东西”像糖果一样甜甜的;吃了病才会好,就不难受了;另外,平时不要拿打针吃药来吓唬孩子。吃完药再给一块糖,表示你对孩子好的行为的一种奖励,告诉孩子今天你吃药表现的非常好。
另外,妈妈要切记:
?不要与奶粉或者母乳混合,因为会造成下一次喂养困难,而且药性可能会大打折扣。
?不要和果汁混合喂,有的药物会因果酸而增加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遇到酸性液体,容易迅速分解,不仅降低药效,还会产生有害中间体,从而增加*性。
平时给孩子食用果汁等酸性饮料或者酸性水果时,应与服药时间相隔1个半小时为宜。
在具体喂药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技巧:
1.在饿的时候喂,没有说明要饭后的,最好在饭后/奶后2-3小时左右,降低呕吐的可能。2.别一堆人围着,盯着看,会让宝宝感到紧张,分散注意,转移焦虑。
3.先用臂弯把孩子抱直,再轻轻把注射器尖放在她嘴里。4.瞄准宝宝牙龈和口腔两侧之间的区域,而非舌头根部,可以避免宝宝呕吐、呛到或者咳嗽。5.一点一点地将药物推下去,让宝宝吞咽完成后再继续推塞子。
6.给宝宝喝点水,冲淡口腔中残留的药味。
7.拆开并用温热的肥皂水彻底清洗喂药器,再彻底晾干。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