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子看人宰鸭子患鹦鹉热
鹦鹉热严重者危及生命
年近50多耿女士,平时一直身体很好,这几天突然感到浑身乏力,一周后情况更严重,甚至无法走路,剧烈干咳,发热高达39.2度。
去医院检查发现,耿女士两肺多发弥漫性病变,肝脏,肾脏和肌肉均受到损伤,确诊患上鹦鹉热。
原因却是耿女士10天前一次看人宰杀鸭子,仅仅待了一小会儿。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以后发现许多鸟类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类,故认为称鸟热更为合适。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
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潜伏期1~2周,长者可至45天,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l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疸则为累及肝脏。
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
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传染源
主要为鸟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病人咳出的痰对他人有传染性,所以也是传染源。
防控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鸟类应检疫。治疗可用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
严格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应在饲料中掺拌四环素,以加强预防作用。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医生提醒:与活禽要保持距离。平时加强运动,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