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炎
3岁的小泽(化名),出生后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打工。降温后,小泽的鼻子总是挂着鼻涕,由于小泽自小患有过敏性鼻炎,流鼻涕、用嘴呼吸2个月,奶奶也没太在意。
最近一周,奶奶发现原本乖巧的小泽变得不爱理人,跟还在外地的小泽爸爸抱怨起孩子的“不听话”。爸爸趁着休假回了趟家,发现小泽看电视喜欢开很大声,和小泽交流也是大声点才有反应,这情况跟耳背的奶奶很像。
小泽爸爸越想越不对,医院检查。医生诊治为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耳朵里有积液导致听力下降。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小泽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听力也恢复如常,一家人紧绷的神经这才松懈下来。
鼻炎为什么会引发中耳炎?
因为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侧壁,距下鼻甲后端1~1.5厘米,当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压迫咽鼓管影响咽鼓通气和引流,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减退、耳鸣、闷塞感等症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另外,细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腔的感染,可导致化脓性中耳炎的发作,表现为剧烈耳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鼓膜穿孔、耳朵流脓。
孩子中耳炎有什么表现?
由于解剖结构与生理的原因,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中耳炎,包括非化脓性中耳炎与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时期听力障碍的“杀手”,并有可能造成到儿童长大成年后听力明显受损,影响其言语的发育和学习,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因此,预防和及早发现儿童与婴幼儿中耳炎,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对于家长来说,怎样及早发现孩子是不是患有中耳炎呢。
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会问"什么"或"你再说一遍",或者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
孩子与人交谈时,有眼睛紧盯着讲话人的嘴的习惯,这是耳聋之人特有的一种"读唇"的表现。
在呼唤孩子时,孩子无反应或反应迟钝,而且孩子对声源的位置判别能力很差。如在孩子的右方喊他时,他不能准确地把头或身子转向呼唤人的位置,而是转向相反的或者其他的什么方向。
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尤其是当孩子有明显的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应注意是否是听力异常的关系。排除孩子是否有一只耳朵听不到时,家长可做简单试验:蒙上孩子的其中一只耳朵,大人在旁边叫唤,然后交替进行。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答非所问。
看电视时,离电视的距离很近,或喜欢将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
鼻炎患儿如何避免中耳炎?
01
有鼻炎一定要积极治疗,是预防并发中耳炎的最有效途径。
02
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有没有水进入耳朵,注意处理耳朵的水,防止感染。
03
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荤素搭配,少吃腌制、辛辣食品。多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规律作息、不熬夜。
04
避免孩子用力挖鼻,不正确的挖鼻动作,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入侵耳朵,容易形成中耳炎。
鼻炎若不得到及时的规范治疗,除了并发中耳炎,还容易蔓延至邻近器官引发鼻窦炎、咽喉炎、哮喘等。
而鼻炎伴随的长期鼻塞、睡眠差,易引起大脑缺氧、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生活。
所以,孩子有鼻炎一定要及早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迁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