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耳朵有点儿疼”,“妈妈,你说话声音大点,我听不清楚",起初家长并未在意,直到小朋友半夜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得了中耳炎,才引起重视。
那么什么是中耳炎呢?为什么会得中耳炎?中耳炎都有哪些表现呢?中耳炎都怎么样治疗呢?接下来小编一一回答你们的疑问。
一、儿童中耳炎的病因
儿童常见感冒后引起急性中耳炎,长期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也是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原因。绝大多数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也是长期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慢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急性中耳炎,外耳和鼓膜的外伤也可引起慢性中耳炎。同时,大部分儿童中耳炎的病因都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一端开口于鼻腔后方鼻咽部的侧面,另一开口位于中耳腔,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咽鼓管肌肉收缩无力,软骨弹性较差,咽鼓管软骨段管壁容易塌陷,因此发病率较成人为高,腭裂患儿更易患中耳炎。
二、儿童中耳炎常见的类别
中耳炎种类包括: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三、儿童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彻底或不能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听力,同时还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及记忆力产生影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儿童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1、耳痛
小儿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
慢性者耳痛不明显。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大龄儿童可以自己口述表达,小月龄的孩子,可能不会表述耳朵痛,只会表现为哭闹或者用手去抓耳朵,这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抓耳朵的频率比以前高,孩子更加烦躁或者不愿意吃或者不愿意入睡。有这样的问题,建议家医院确诊是不是发生急性中耳炎。
2、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对谈话内容常无反应,大人须用大声或拍击肩背后才引起儿童中耳炎患者的注意。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
3、耳鸣
分泌性中耳炎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的,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高烧、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5、流脓
一般在患病4-5天后,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四、儿童中耳炎的治疗
1、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2、麻*素滴鼻以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同时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并全身支持治疗。鼓膜穿孔前局部可用苯酚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由于该药对中耳粘膜有腐蚀性,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止。
如症状严重,鼓膜明显膨出,经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可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鼓膜穿孔后应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局部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感染控制后,穿孔多自行愈合。
3、确定炎症消退而穿孔长期不愈转为慢性中耳炎者,可作鼓膜修补术。同时应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手术等。
4.小儿慢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中耳炎局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
5、鼓膜穿刺及鼓膜切开在小儿中不常用;对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小儿应作鼓膜置管术,通气管一般留置半年以上。鼻腔使用麻*素或激素滴鼻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医院挂号提醒:为确保“无接触挂号”并节省时间,特开通电话预约通道,医院服务-咨询预约,安全就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