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溺水报告:预防一个主要杀手》表明,溺水是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有37.2万人溺水身亡。全球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超过25岁!防溺水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
防溺水
1、不要孤身一人游泳。
最好结伴而行。有别人在,万一发生溺水事故的话,也有照应。
2、饭前饭后不宜游泳。
饭前游泳,会感到体力不支,容易虚脱。饭后,肚子吃饱了游泳,容易造成呕吐,反正饭前饭后游泳都会造成身体不适,所以最好在饭后2小时之后再去游泳。
3、携带好游泳圈
对于水域比较深的场所,或者游泳技术不是很好的朋友,请千万记得带上游泳圈类辅助工具。游累了,可以借助它们休息下,万一有危险的话,还有救命工具!
4、游泳时间不宜太长
在水里浸泡时间过久后,会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游泳的时间不宜过久,确保在2个小时以内。
5、月经期不要游泳
对于女同学来说,经期身体抵抗力差,游泳的话,会使得细菌进入到体内,产生感染。所以女同学经期不宜游泳。
6、不在陌生水域游泳
陌生的水域,像野外的水库、湖泊和不熟悉的河流。陌生的水域,你搞不清楚水的深度、水下石头分布状态、还有野草等等,大意下水会加大溺水事故发生的概率。
7、患有疾病者不要游泳
患有疾病者不宜游泳,像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
8、注意卫生
游泳的时候,还要注意水的卫生,不在不清洁的河流、湖泊、游泳馆里游泳,减少传染病和各种疾病感染的可能。同时游泳后,要洗澡清洁一下!
预防防抽筋小贴士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3.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辨别
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3、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4、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溺水后
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呼救
抽筋
下沉
救助
溺水者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待落水者抓住施救物后寻找稳固的立脚点站稳,然后再慢慢地将其拉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溺水后的
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看了这么多有关防溺水的知识,大家想必对自救与救人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拥有防溺意识才是最为重要。因为毕竟,你不是一条鱼。
我们提倡见义勇为
但更希望大家能够“见义智为”
遇到险情不慌张、不逃避、不莽撞
只有保持沉着冷静
才能做到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文案编辑
熊竑丞
美术编辑
郭星宇
责任编辑
万成
资料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