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爱耳日谨慎用耳,耳聪一生
TUhjnbcbe - 2022/6/1 14:16:00

谨慎用耳

耳聪一生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耳朵是我们重要的五官之一,它的结构非常精密、功能复杂,耳朵是非常脆弱的,会因受到噪音、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鸟语花香,山呼海啸,都必须经过耳朵才能感受到,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用耳,保护听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为“爱耳日”的创始国,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全世界听力日。

爱耳日小科普

01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有些孩子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儿童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02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患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医院就诊,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03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擤鼻涕也是技术活儿,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擤鼻涕时单个清理,压住住鼻子的一侧,擤出鼻子,然后再进行另一侧。

04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05重视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的开展让听力障碍的孩子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听力障碍对听力障碍人士终生的影响。听力筛查通过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警惕迟发性听力损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听力反应不好,语言发育迟缓,说话不清楚,都要去看看听力。

06预防感染

细菌感染主要引起外耳和中耳感染,表现为耳痛,耳朵流脓,听力下降。很多外耳感染和过度清洁耳道有关,孩子皮肤菲薄,过度清洁耳道耳屎,破坏皮肤和粘膜的保护屏障,极易引起外伤和感染。

病*感染是导致儿童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见原因,母亲孕期或者孩子围产期感染巨细胞病*或者风疹病*,可导致新生儿感音神经性聋,儿童期腮腺炎病*感染则多以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方式出现。所以定期疫苗接种很重要。

世界爱耳日

另外儿童听力下降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杀手——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冬春季多发,是儿童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鼓室能够接受、传导和放大从外界传入的声音。如果中耳炎鼓室内充满了液体,就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下降。由于儿童的主动表达能力比较差,因此这个疾病一开始家长往往不容易发现,只有在孩子体检或是日常生活的言语交流时发现其反应比较迟钝,才会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当中耳积液状态越来越粘稠、甚至胶耳,如果还放任不管,严重的话将导致听力无法恢复。

部分家长会发现,孩子一得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且反反复复多次发生。当感冒、鼻炎、鼻窦炎发作,腺样体肥大时,鼻腔分泌物导致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形成积液。而在儿童群体中,上述发病原因普遍常见,因此孩子很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且容易复发。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周期比较长,要求两周一次复诊,有些家长不愿意坚持、会嫌烦,觉得医生“小题大做”,觉得耳朵不痛、也没有流脓,不复查也无所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一旦得了分泌性中耳炎,一定要配合医生让孩子坚持治疗和复查,不然可能形成胶耳,鼓膜会萎缩变薄或是钙化,从而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3月3日世界爱耳日,请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耳朵,轻松聆听,健康生活。我们将以“爱耳日”为契机,用心去保护好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享受美好生活,共闻佳音!

全国爱耳日

民俗润泽童心

快乐相伴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耳日谨慎用耳,耳聪一生